四川省內森林覆蓋率高、山高林密,常態化人工巡檢機制,難以滿足當前森林監測防護的需求。
為了做好2021年度四川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應急測繪保障服務。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應急保障中心,采用中心構建的“高空、中空、低空”無人機巡護體系,對省內森林防火重點區域開展了常態化巡查工作。在中低空巡查中使用縱橫大鵬CW-15D無人機,作業100余架次,作業總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
常態化巡檢
保障工作中,CW-15D無人機組,趕赴西昌、木里、鹽源、冕寧等地針對生態環境中的火災風險隱含區域、點位,開展火情監測巡護,成功獲取高風險區域可見光及紅外視頻監測數據。
“本次項目作業時間跨度大,作業區域內山高林密,常伴隨著大風等惡劣天氣,且無人機起飛場地非常受限。”參與本次作業的工作人員說到。
“CW-15D無人機為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有效解決了起降場地的問題。同時,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保證每天至少作業一個架次,對區域內森林進行巡查,預防火情的發生。”
作為巡視人員的“得力助手”,縱橫大鵬無人機通過搭載可見光/紅外雙光吊艙,從空中總覽全域詳情,可及時采集有效數據,實時回傳現場畫面,至指揮云平臺,為省領導防滅火指揮決策、了解全省林草覆蓋、督查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提供高效可靠的數據與技術支撐。
夜間出動,定位火源
針對突發火情。縱橫大鵬CW-15D無人機實現了五分鐘內裝備完成,迅速起飛,深入火場,實時畫面回傳情況。
要在夜間精準評估火情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茂密灌木遮擋的情況下。CW-15D搭載可見光、紅外雙光吊艙,擁有夜間紅外熱源探測能力,獲取火場紅外影像,直接反映區域的溫度差異,通過溫度差異,直接、準確地定位出了火源位置,為滅火行動,節約了寶貴時間,快速遏制火勢蔓延。
科技助力應急
迅速、準確處置險情并保障人員安全是應急工作的重大挑戰。縱橫大鵬提供的應急解決方案,為救援提供空中視角,機動靈活,不受地形限制,短時間搜索大面積區域,并且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提升決策能力以及工作安全性,極大降低了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威脅。
除了空中監控,大鵬無人機搭載專業的航攝相機,還可承擔災后現場前后正攝影像數據的采集、評估和對比任務。
獲得的數據可對現場進行前后對比,獲取地理信息,分析受災面積及分布、破壞情況等,評估損失,為上級決策做好依據。